查看原文
其他

行走,停留,交谈,互联,点亮生活圈|偶木社区合辑

O&M 偶木景观
2024-08-31


“社区”一词是中国社会学者在20世纪30年代自英文意译而来,因与区域相联系,所以社区有了地域的含义,意在强调社会群体生活是建立在一定地理区域之内。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个领域里形成的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是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内容,是宏观社会的缩影。

*来源网络

社区作为城市更新中浓墨重彩的一部分,我们希望居民与场地产生更多的关联。通过各异的设计表达,偶木对不同的社区需求描摹了不同的使用场景,社区中的人与人、人与物互动互联,打破原有单一枯燥的空间,构成全新的使用场景。今天,就和大家一起看一看偶木的5个社区作品。



传承印记,熟悉又新奇的西城社区公寓


项目场地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是城市更新中的重要区域,偶木通过独特的设计表达方式,赋予场地古旧却熟悉的时代印记,用温和而新鲜的方式赋予场地新的延伸,营造别有志趣的公共空间形象。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1

邻里
经此一“疫”,全社会公众对于社区治理的关注空前,而对于生活在社区中的不同角色,如何体会到日常生活中的幸福感,是设计师尝试塑造的核心内容。社区中的不同面孔是持续的使用者,让社区公共空间成为邻里关系的承载者,是本次社区更新的重要目标。
偶木喜讯|西承寓社区更新获3奖项

#2

记忆
越精致越趋同,是本次社区更新竭力要规避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团队从多个维度和角度挖掘此地专属的故事,理解老住户期望寄托的情感,承接新迁居者可能反馈的感悟,用这些记忆的传达和情绪的感染力,在设计中呈现社区更新后的熟悉感,进而延续这座城市中点滴的日常,即传承的一个切片。

社区公共空间设计,尤其是老旧社区更新的设计中,更加应该注重对于社会的关怀与人文讲述。我们将建筑的首层和户外空间视为一个整体,通过模块化的整体设计策略,将室内外功能集合延展,借用形式与外观表达文化象征,通过形式塑造对应文化发展,最终整合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3

健康生活方式
依据居住者的需求进行公共空间重塑,对于居住,使用者的需求从本社区建设时的单一室内居住需求,拓展到对公共空间、周边环境等复合需求。设计中融合了宁静的种植休憩空间、活跃的青年游戏空间、生态环境的改善空间,将功能性、参与性置入场地。在功能空间中蕴含着由生态可持续、休憩、交往、康体、低碳和人文等多样化的健康生活方式的更新。

均衡必要性
多元的设计必然对应差异化,在其中寻求空间的秩序,用动态化的边界塑造舒适的空间平衡,让日常的社区活动在其中自然而然地发生和变化,通过物理空间和行为活动共同重塑社区的更新。

在这里可以发现文化传达界面、生态雨水花园、新能源智慧驿站、户外撸铁场和共享花境,多样功能空间创造多彩社区生活,强化交流氛围感,建立社区精神归属,积累邻里文化,再塑场所精神。

项目名称:北京西城区西承寓景观项目

景观设计:偶木景观

项目规模:2095平方米

主创设计:马继敏

项目组成员:郭嘉程、张家胤、梁磊、董婉婷

摄影:李之远



重塑空间,更强大的社区自组织力


本案设计通过多次走访、访谈、问卷等方式,分析了场地的诸多景观影响要素,包括社区建设发展历程、特殊的地理位置、目前居住的人口比例、空间场地使用的需求和矛盾、社区管理的诉求以及空间使用之外的很多生活化需求。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从地理位置、发展历程以及人口构成等多个层面来看,它的生长过程几乎就是一段时期内这座城市发展变迁的见证,是极具代表性的北京老社区。在这座飞速发展的都市里,老社区有着多重时代身份,还有无数个这样带有鲜明时代印记的老社区,它们是城市记忆的博物馆、是老人守护一生的家园、是离巢儿女难舍的牵挂、更是追求梦想的年轻人在北京的第一个家。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城市更新建设将为老社区带来新的机遇和变化,这也将直接影响社区原有的生活方式和节奏。我们在重塑空间形态的同时,也要思考场地在未来会如何被使用者重新定义,以规避隐患、促进交流。因此,我们引入了自组织的概念,在物理学的定义上,自组织是系统不需外部指令,即可按某种相互默契的规则,各尽其责而又协调地自动形成有序结构的过程。自组织现象无论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社会中都普遍存在。是对于社会系统,就是群体在没有机构监督管理和利益动机之下,自发自愿的社会贡献行为。一个系统自组织属性愈强,其保持和产生新功能的能力也就愈强。
而在这段特殊的时期,我国社区层面的抗疫成果,也得益于多方协同的自组织能力。

本案设计策略是重塑公共空间,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并通过智慧景观实现更强大的社区自组织力。


理想的空间应该鼓励使用者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促进社区内人群的相互理解并协同改善公共环境。然而这样的传统“邻里关系”在繁忙的大都市里早已稀缺可贵,老年人与年轻人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节奏,让他们很难进行直接有效的交流,这也导致了很多的针对公共资源使用权的社会问题(如广场舞与篮球场、公交车上的座位争夺战、)为了解决这一现象,方案引入智慧景观——结合信息化、数字化科技的景观基础设施,实现“动能转换-电能储存-延迟释放-循环利用”的过程,以能量为载体创造一个间接对话的机制,让生活在两个不同时间线的人群,能够更积极地感受到彼此的存在,增进居民的交流和理解,以实现更强大的社区自组织能力。

运行方式:我为你指路,我为你筑园

方案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在全天大部分时间都可以使用的休闲运动场地,以户外集电式地板将运动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并储存在蓄电池内。

我们设计了一条连接公共交通站(地铁、公交站、共享单车停放点)和小区出入口的LED灯带,通过亮度感应模块,储存的电能会在夜晚自动释放,点亮这条回家的路。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能量转化利用过程,能让年轻人更加尊重老年人的生活阅历与生活习惯,也让老年人更多理解年轻人的奋斗精神与生活压力。这些设施并不严格区分使用者的年龄,只是通过这个具有象征意义的过程,让能量的循环成为人与人之间善意的传递。


科技早已不是冷冰冰的机器和代码,经过人性化设计的科技可以成为温暖的工具,成为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媒介。即使他们分处于不同的时间,也能在同一块场地上实现间接的对话与沟通。


我们相信,借助智慧科技实现的动态性设计,可以帮助社区和它的居民更好的应对未来社会、经济、健康等不可预知的变化。让我们更加强大的,一定是人的力量。

项目名称:循环——社区能量传递计划

方案设计:偶木景观

项目地点:北京市朝阳区小关街道惠新西街6号至10号楼小区外西侧公共空间

设计团队:郭嘉程、乔旭、王梓斌、马继敏、王雷、梁磊、白晨旭、祁茹 等



唤起活力,被重启的社区口袋公园


传说中的天通苑
提起天通苑,熟悉北京的人首先想起的词汇,就是“堵城”、“睡城”。内部存在太多太多“失落空间”等待被激活,如何唤起天通苑地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推动人与人的链接,构建人与城市共生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三位设计师从景观入手,对空间进行了更新设计提案,希望能通过改变现有绿地状况,唤起居民的活力。借助一块闲置绿地的设计,为人与人的关系,提供更多过更好的可能性。

绿地橙环
项目地位于天通苑社区内部中心位置,主干道交叉路口,紧邻住宅楼。场地现状为缺乏打理的植物绿地,缺少色彩感,缺少活力。设计中的难点在于,如何处理好景观界面以及丰富地块活力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突出。设计师不应只是关注空间景观的提升,更应思考人与空间的关系。因此我们在设计前期,进行了详细的周边居民生活状态调研,从而找到居民希望的生活场景,这将为我们的设计,带来更高的社会价值。


△将项目地及周边相似地块首尾相连,最终形成整体的社区景观,从街角绿地转化为“社区形象”。

△场地内有较好的植被资源,这将成为设计切入点。

设计中对场地的色彩进行优化,比如设计中的百米环形散步道运用大胆鲜亮的橙色,让社区景观在视觉上更加具有活力。

△较好的树木保留,增补一些景观植物,形成良好的景观天际线。

△天气不好的时候,附近居民可以带着小朋友来到场地进行“雨水收集”知识科普。天气非常炎热的时候,老人可以在树下纳凉。
△我们希望,通过对现状植物保护的生态性,社区活动的联动性,最终达到这个项目实施的可持续性。以点带面,提升天通苑整体景观面貌。
△鲜亮醒目的百米散步道。
△雨天可以进行雨水收集知识科普的小型“雨水花园”
△为周边幼儿园定期举办的小型画展预留了空间
现有的大多数公园入口是围合感很强铁艺围挡,看起来并不友好,也显得笨重。今天我们提供了新的方式,形式上更加简洁,色彩上更加醒目,入口标识性更强。



我们希望通过重塑场地景观,弥补城市发展带来的短板,以提升场地社区性的方式介入城市更新。我们完成了极利于实施的设计方案,并无比期待天通苑的口袋小公园,会带着全新的互动感受与居民为伴,并被喜欢。

项目名称:天通苑口袋公园景观设计

方案设计:偶木景观

项目地点:天通苑社区

设计团队:白晨旭、祁茹、黄松等



精神云巢,社区中自在交互



品域·凌云里位于上海徐汇区天等路,区域结构性人员丰富,常驻人群因教育资源丰富趋于年轻。周边19-24岁人口占比65%。周边楼宇设施档次较为一般,因此高品质办公楼及商业供应存在空档期,美好社区尚未成型。

这个极具包容性、开放性的空间内将导入国际科创、文创、教育等活动,全业态的高品质商业将让人们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在创造性的建筑空间里工作、休憩、娱乐、生活。



项目解读——场所


  • 旧记忆:历史悠久的社区,学生、居民群体广泛

  • 新功能:办公、商业、公共、休闲

  • 新愿景:新生、温度、脉动,可深呼吸的创造力社区





设计简介


人机交互可为公共艺术增加更大的吸引力,但我们为凌云里项目设计了更加宏大的交互体验:自然--时间


基于前期方案及场地特征,我们为象征场所精神的“鸟群”设计了一处“云中之巢”,并以此强化“新生·温度·脉动”这一主旨。该项目将自然的能量变化可视化,并引入到这个复合的交互过程中。阳光、风、以及时间的演替都将为这组装置带来更易被感知的视觉脉动,交互过程与场地内时间、微气候、以及人群活动的变化深度关联,形成了具有趣味性、艺术性、科技型、治愈性的城市新地标。


通过一系列与生活场景紧密联系的交互体验,“鸟巢”装置同样将成为场地内人群的精神“巢穴”,并展示出城市更新过程中,由交互公共艺术实现的人性化温度。



设计愿景


通过树立新社区精神之巢的形象,提升吸引力、归属感、聚落感、认同感,加持入口区域地标的展示功能,传达偶木景观通过交互公共艺术,实现更具人性温度的城市更新的观念。





项目名称:云巢——空中的精神家园

景观设计:偶木景观

项目地点:上海徐汇区天等路 品域·凌云里

项目负责人:马继敏

设计团队:乔旭、郭嘉程、王梓斌、白晨旭、张嘉胤、王雷、梁磊 等





古镇新居,社区中的理想生活




项目源起

葛沽镇,是天津市津南区唯一坐落在滨海新区的建制镇,是历史上华北“八大古镇”之一,自明代就是天津地区著名的水旱码头及贸易货物集散地。由于漕运发达,葛沽镇居民多以船业为生。海河儿女共同有着一种乐观而积极,随性而不羁的生活态度。

设计理念

作为古镇新城、津滨重地、文化名镇的设计项目,这里必将是一个饱含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内涵的体验区。吸取传统中式景观适度、求俭、求真、求朴、求雅的原则,并在设计中合理体现,追寻适合现代中国人的理想的生活方式。


设计传承中国文化,表现庄重,淡雅之风。风格讲究 “静”和“净”,我们将从中式文化底蕴和建筑风格中,寻找出最契合的景观感觉,寻求文化价值认同,创造精致艺术生活空间,完善人性功能配套。

中国古典园林蕴含着古代文人墨客的浪漫情怀,方亩之内可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秉持中国古典园林核心思想,采用现代材料诠释新东方古典主义,重组空间序列,整合开放与半开放空间,在光影中赋予场景生命力,做到轩楹高爽,景到随机,步移景异之间穿堂境。


设计解析

以“山水行旅”为设计主题,画中烟波浩渺的江河、蜿蜒曲折的山道构成了一幅气势磅礴,又富有生活气息的山水画。这里不仅有渔村野市、水榭亭台的热闹,又有游玩山水间的悠然。“可游可居”意味着人居景观环境的建构,是人与物生存空间、人与人生活空间、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在山水画中的体现。设计手法运用古典园林多层级轴线格局,结合现代都市人的审美价值,打造丰富多层级体验路径,营造行云流水的禅意氛围。从此,回家便是一场穿越东方意境人文山水画卷的体验之旅。



场景递进

在景观设计上我们沿用了建筑设计的空间理念,并研究了传统宅院及王府宅邸的建筑与庭院的关系,提升了整个建筑从入口到建筑及庭院的整体品质感和尊贵感。


根据场地特点和建筑布局,结合主题融入“儒之礼、禅之意、道之隐” 的序列空间层级体验,展现出大气端庄,静怡雅致,现代园林人居空间。


体验区在环境营造上采用新中式园林的空间序列,提取“山形、水纹、涟漪、景石、竹影”为设计元素,体现了中式审美的精华,自然山水重回传统中国的记忆,在细节和体验中明确文化身份和精神归属。


以一条曲溪水脉为路径串联迎宾入口广场、古建体验、渔之悦、和之园、竹之径、禅之庭院及户外洽谈各个功能节点,层层递进,一步一景,描绘出一幅栩栩如生的山水行之旅。
   
                             
环境不单单满足人的观赏性,更多的是表达人对更高层次的精神诉求,以开放和共享作为空间精神,重新有意识地构建真实的对话,真实的交往关系,以消除异化的日常生活,构建一个更加积极参与的日常生活场景。


打造一个体验场景,激发客户对未来生活的想象。在新时代下融入现代生活,实现属于中国人的理想生活方式。

 
从本案地域历史和和泓自身丰富的多元文化中挖掘题材,我们努力去探索新中式精神内涵。以全新的设计思想来演绎传统意境,打造设计的独创性和唯一性,并试图在景观概念上有所突破。



项目名称:和泓·葛沽湾·首府示范区景观方案设计

景观设计:偶木景观

项目地点:天津市滨海新区

项目面积:约4600㎡

项目负责人:马继敏

设计师:郭嘉程、温康、白晨旭

施工图设计:王雷、 梁磊、孙志强





文中文字、设计、图片、摄影版权©归偶木景观所有,严禁盗用,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编辑






设计品牌



#城市微笑#
#元氣花园#
#NEO-play计划#
#有点艺思#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偶木景观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